新兴产业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业务中心 > 新兴产业

欧宝体育下载app:新兴起的产业形成规律和政策选择发布时间:2023-12-03 | 来源:欧宝体育app官方下载 作者:欧宝体育手机版app下载

  我们正处于历史的重要节点,已经到了在部分地区、部分产业、部分领域先发创新的伟大时刻。

  这也就把新兴起的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区别开来了。高技术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在技术上有很大重合,但在产业上,高技术产业没有完全超出传统经济形态,或者说它在传统经济形态下,表现为技术的高端化和研发投入的密集化。

  先发战略是面向内需的战略。在技术选择和技术路线上,不是跟着先发国家的外需走,而是根据中国的内需走,在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选择技术,在人民的衣食住行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在产业选择上,也不是为先发国家的新兴起的产业配套,而是立足优势,扬长避短,形成高端产业。面向内需与面向未来并不矛盾,未来不在别的地方,就在内需里,离开内需没有未来。我们说前瞻,如果不向内需瞻,结果肯定是后瞻。在中国看来是前瞻,其实早被外国人瞻过了。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展新兴起的产业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潮流,我国也在2009年提出培育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必须从新兴起的产业的性质、特点和形成规律出发,制定有效的战略和政策。

  什么是新兴起的产业?有两种说法有必要注意一下。一种是说由新兴技术形成的产业,就是新兴起的产业。第二种说法是,新兴起的产业就是高技术产业。这两个说法都是从技术角度说的,没有涉及新兴起的产业的经济性质。

  我们认为,新兴起的产业是同传统产业相比较而言的,它不是在传统产业的经济形态下新出现的若干产业,而是指一批具有全新经济形态的产业群,或是说后传统产业。从这个方面看,所谓新兴起的产业就是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使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的产业。其范围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以及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资源利用三个产业领域。这个范围是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的。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新兴起的产业范围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

  1.生态性。传统产业是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动力的,农业是机械化和化学化的,高排放、高污染;新兴起的产业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水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为动力,农业也是生态农业。

  2.循环性。传统产业大量消耗土地、森林、水、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资源,存在系统性、机制性浪费;新兴起的产业是循环经济,简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智能性。传统产业是自动化的,而新兴起的产业则以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为支撑,人、物、机相结合,生产智能化。

  4.福利性。传统产业是过度消费性产业,提倡奢侈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追求产值最大化;而新兴起的产业则把生产规模维持在合理的水平,追求福利最大化。

  这四个特点就构成了新兴起的产业的战略性的主要内容。新兴起的产业的性质和特点,说明它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很可能孕育新的产业革命。随着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其战略性必将表现为广泛的带动性和市场空间。因此培育新兴起的产业对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都具有战略意义。

  这也就把新兴起的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区别开来了。高技术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在技术上有很大重合,但在产业上,高技术产业没有完全超出传统经济形态,或者说它在传统经济形态下,表现为技术的高端化和研发投入的密集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是用研发投入强度来确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我国也是参照这个标准来确定五大类高技术产业的。

  新兴起的产业对于传统产业来说,是一场革命,但它的来源是什么呢?就我国的经验来看,新兴起的产业主要有四种来源。

  1.科研成果产业化。这是新兴起的产业最基本的来源。当新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通过小试、中试而变成工艺和产品,并进而建立产业链,形成稳定的市场,新兴产业就形成了。我国科研成果产业化能力逐步的提升,但尚没有通过科研成果首先形成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能力。

  2.从传统产业分化。这是新兴起的产业形成的又一基本来源。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改变原有动力、材料、结构、工艺,采取新的技术路线,形成新兴起的产业。从马车到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从玻壳电视到平板电视等等,都不是突破一两项技术,而是整个技术路线.从发达国家引进。新兴起的产业在国外已经有了,但我国尚不存在,通过引进外国资本、外国技术建立我国新兴起的产业。我国的高技术产业,不少都是这样出现的。时至今日,外资慢慢的变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主导。

  4.社会事业产业化。原来是社会公益事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大量社会事业变成公益型产业,由政府规划,交由企业经营,从而形成新兴起的产业,如城市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

  新兴产业的形成,有自己的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从国内外的情况去看,主要有以下四条。

  1.新兴起的产业只能发生于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是新兴起的产业形成之源,离开原始创新,就没有新兴起的产业。无论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产业化,还是产业技术路线的创新,都涉及到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新解释,对科学和技术原理的新回答。迄今为止,以重大原始创新为基础的新兴起的产业,都发生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面临的绝大多数情况是:新兴产业在国外已然浮现了,但核心技术没办法引进,因此要建立这种新兴起的产业,必须依靠自己重新进行原始创新。即使从发达国家引进的新兴起的产业,不依靠原始创新也没办法实现高端化;由社会事业转化而来的新兴起的产业,没有原始创新支撑也发展不起来。

  2.新兴起的产业多出现于科技型小企业或科研生产综合体。大企业具有成熟的技术轨道,下陷成本巨大,垄断利润丰厚,因而对采用新技术往往迟疑,对“毁灭性创新”大多予以封杀。而科技型小企业一般是通过“毁灭性创新”创业的,机制灵活,创新活跃,具有高成长性,往往是新兴产业的摇篮。IBM、谷歌,包括中国的百度、搜狐等等,都是从小企业未来的发展而来的,而正是这些小企业成就了新兴的信息网络产业。正在形成的中国陶瓷太阳能产业,就发端于山东省科学院的一个科技型小企业,而不是传统能源巨头。

  还有一种情况,企业化的科研院所或者研发型的企业,即我国自1999年后改制的开发类院所,以及在市场经济中新出现的多种所有制的研究院所、研发集团,具有研发生产一体化的特点,既搞基础研究,也搞生产;同时研发又有硬性的财务约束,容易形成新兴起的产业。大飞机产业的形成,目前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航天工业、核工业的形成采取的也是这种模式。

  3.新兴起的产业形成初期具有较高的风险。新兴起的产业由于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期,技术不成熟,产业不配套,设施不同步,市场不稳定,政策不明确;同时由于新兴起的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实际是对传统产业的毁灭,必然受到传统产业的打压。这给新兴起的产业带来较高的风险。特别是由于下陷成本和研发成本巨大,使得新兴起的产业在萌芽期并不经济,因此萌芽期往往也是死亡谷。

  新兴起的产业形成的过程,既是研发过程,也是产业化过程和市场化过程。如果没有与新兴起的产业相适应的商业模式创新,形不成热销产品和持续市场,新兴产业也难以形成。改革开放初期苹果电脑最早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其僵化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已很少看到其产品了。万燕公司最早开发出VCD播放机,但由于市场开发不当,败走麦城。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培育新兴产业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必须解放思想,采取先发战略。

  1.采取先发战略造成局部绝对强势。后发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从后发优势出发,采取后发战略。后发战略有两个基本要点,在技术上是跟踪模仿,在产业上是承接转移。所谓技术上的跟踪模仿,表现在技术选择上,就是以先发国家的选择为选择,先发国家干什么,后发国家就干什么;表现在技术路线上,就是以先发国家的技术框架处理问题,面向外需,顺轨创新。所谓承接产业转移,就是按照先发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按照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加工环节在内的模式承接国际加工制造业,同时也承接高消耗和高排放。后发战略有其历史贡献,但今天的情况变了,仍然采取后发战略培育新兴起的产业,那是无法成功的。

  我们主张采取先发战略。什么是先发战略?就是在后发国家的某些方面出现重大的积极的变化以后,集中优势打歼灭战,在一些地区、一些产业、一些领域跳跃发展,造成局部的绝对强势,进而带动全局跃升。先发战略就是说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的策略,也是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

  先发战略是面向内需的战略。在技术选择和技术路线上,不是跟着先发国家的外需走,而是根据中国的内需走,在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选择技术,在人民的衣食住行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在产业选择上,也不是为先发国家的新兴起的产业配套,而是立足优势,扬长避短,形成高端产业。面向内需与面向未来并不矛盾,未来不在别的地方,就在内需里,离开内需没有未来。我们说前瞻,如果不向内需瞻,结果肯定是后瞻。在中国看来是前瞻,其实早被外国人瞻过了。

  先发战略与超前部署不同。超前部署是说在还没发展的时候,科学研究就先布局;先发战略不是说先布局,而是先发展,先占实地。超前部署很重要,先发展也很重要,布局最后总得变现才行。

  2.我国正处于先发创新的历史节点。当年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我们今天慢慢的开始自主创新,应该让一些地区、一些产业、一些领域先强起来。

  作为后发国家,我国已经具备了局部先发优势。最重要的积极变化是制度方面的,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科技体制也基本完成了市场化改革。

  其次,中国慢慢的变成了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已有14个省市GDP总量突破万亿,在世界国家排名中有的已接近十位。还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形成,科技人力资源世界第一。

  再有,我国对新兴起的产业具有着强烈的需求。我们正处于传统工业化的中期,同时也处于资源、环境可能性边缘,高消耗、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持续。

  特别是,我们虽然与发达国家的新兴起的产业技术有很大差距,但与传统产业技术相比,这个差距要小得多。大家都起步不久,距离尚在可及范围。技术创新有两种,一种是常规创新,或顺轨创新,有突破,但没有超出老的技术框架。第二种创新是毁灭性创新,或变轨创新,完全改变了技术路线,所用材料、结构、工艺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新兴起的产业的创新属于后一种,所有的企业,所有的经济体在这种技术面前都是从头开始。

  我们正处于历史的重要节点,已经到了在部分地区、部分产业、部分领域先发创新的伟大时刻。从历史上看,美国超过英国,欧洲国家超过近代中国,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开始的。

  1.制定挑战性的新兴起的产业目标。首先要有产业目标,而不是技术目标。技术本身没有方向,只有确定了具体的产业目标,技术才能获得明晰的研发定位。没有产业目标,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是无法突破的。目标的设定还必须有挑战性,向上位竞争,即依照我们自己的优势设定一些切实而顶尖的目标,争取在某些产业,或者产业的某些环节高端化,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就像德国、日本在光伏发电产业链上,把硅提纯环节做到世界第一;韩国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上,把电池环节做到世界第一一样。

  2.制定三位一体的新兴起的产业创新政策。新兴起的产业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研发能力,而且取决于产业化能力和市场化能力。我国的太阳能产业,两头在外,高端技术在国外,市场在国外,基本没内需;风能资源较好,但高端设备靠进口。这使产业难以健康发展。一定要制定研发、生产、市场联动发展的一揽子政策,边研发、边生产、边使用,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复合推进新兴起的产业发展。

  3.制定面向小企业的新兴起的产业创业政策。从全世界来看,科技型小企业都是新兴起的产业的生力军,应该制定面向科技型小企业的创业政策,鼓励民间资金通过多种形式进入新兴起的产业创业领域;配套资助科技型小企业在新兴起的产业领域创业。

  4.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政府专项研发机制。把市场机制引入政府重大科学技术专项,政府规划招标、配套资助,以企业为主体运营。带领企业把国家目标、公共目标分解转化为企业目标,吸引各级各类企业加入国家目标、公共目标的研发,通过企业创新活动培育新兴起的产业。

  5.依托企业化研究院所建立新兴产业孵化基地。鼓励多种所有制的企业化研究院所开展竞争前技术探讨研究,在细分市场、特定领域建立新兴起的产业,进而形成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鼓励企业化研究院所建立新兴起的产业园区和企业孵化器。促进科技与资本相结合,鼓励企业化研究院所局部上市或总体上市,培育新兴起的产业。

  6.以新兴产业为依托启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基本是靠传统工业化支撑的,目前城镇化率达到46.6%,成绩巨大。但是,这是候鸟式的城镇化,因为1亿左右的农民工虽然被算作城镇人口,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城市吸收,十多年来往返于城乡之间。而农村地区十多年来非农产业就业人数从始至终保持在1.3亿人左右,就业弹性系数为零。这表明,传统工业化支撑的城镇化遇到了严重困难。克服困难的一个办法,就是在继续推动传统城镇化的同时,启动新型城镇化,即政府统一规划,由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企业,或者由政府成立专门公司在农村地区建立新兴起的产业园区和生态社区(城镇),与中心城市配套确定功能定位,对山河、田野、草地、道路、民居点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生态民居,居住区与生产区分开,集中使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

上一篇:全产业链重塑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全省招商引资实现平稳增长 下一篇:培育新兴起的产业将成为清城新的历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