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能源化工企业如何转型?以低碳绿色为特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起的产业,“材”“能”兼备,从“黑”转“绿”,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接受大河报·豫视频专访。他提出,能源化工行业应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原煤怎样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高铁、航空等领域?这背后是原煤的“变形记”。原煤经筛选后,分为精煤和中煤,精煤通过炼焦产生焦炭、焦炉煤气,焦炉煤气又能分离出氢气、甲烷、煤焦油和粗苯等化工产品。
经过深加工的粗苯,被制成精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将精苯在硫黄、氢气、液氨依次作用下,裂解重生,变成己二酸、己内酰胺等主产品。己内酰胺和己二酸又分别是尼龙6、尼龙66产业下游的原料,生产的尼龙纤维、尼龙工程塑料和尼龙薄膜等产品。这一些产品,就应用到了纺织、服装、汽车、船舶、航空、军工等各领域。
李毛介绍说,尼龙66产业已形成“尼龙66盐-尼龙66切片-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帘子布公司、帘子布发展公司是世界产能领先、国际一流的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生产基地。
2022年8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正式将平顶山市命名为“中国尼龙城”。截至目前,中国尼龙城已入驻200多家企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尼龙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计划达到2000亿元。
李毛说,在硅碳材料方面,通过延链发展,建设了高纯硅烷、负极材料、石墨烯材料、碳化硅等重点项目,推动硅材料、碳材料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最终在襄城县建成千亿级硅碳先进材料产业园区。
去年年末,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打造的首个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竣工,并计划今年3月底前实现并网运行。
该项目位于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由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公司负责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6307万千瓦时错峰放电,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用电,同时减少能源消耗费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产业转型由“黑”转“绿”,煤炭行业“材”“能”兼备。“双碳”背景下,李毛说,传统能源企业正在向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转型。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布局3GW光伏电站、风电、绿氢等新能源+储能产业。目前,光伏“超级工厂”已形成8GW规模,正规划再扩容8-10GW。加速实施绿电绿能替代工程,争取到“十四五”末,绿电替代占比达30%,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更强大的绿能保障。
同时,与国内绿能行业龙头合作建设绿电绿氢、源网荷储等新能源产业集群,建成后集团80%用电量(约80亿度)可优化为低价稳定的绿电,逐步提升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空间和潜力。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力争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
《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提出,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比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在发展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1年9月13日,习视察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时指出,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对此,李毛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在稳定煤炭产能的基础上,持续加大绿色化、智能化、技术“三大改造”力度,深化“大精煤”战略,推动煤炭从“燃料”“原料”向“材料”转变。同时,持续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通过与高端院校合作开发煤炭高效气化、转换化工原料、推进热电联产等新路径,促进煤焦高端、多元、低碳化发展。
“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备极其重大战略意义。”他说。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也明确规定,创新驱动,智能高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增强能源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产业链现代化。
李毛说,他们以前瞻的眼光谋划科研课题并组织攻关,2022年研发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的2%,达30亿元以上。在巩固传统优势煤焦产业,确保煤矿安全开采的同时,加快进军高端尼龙、芳纶制品、聚碳材料等绿色高端产业领域,培育形成各有特色专精特新高新企业,在自主创新上发挥了省管重要骨干企业主力军的作用。
目前,集团已建成了尼龙纤维、新型炭材料等4个全流程实验室,现拥有产业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等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5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4家,专精特新、头雁等创新型企业51家,培育硅烷科技公司在北交所上市;通过培养、引进、外聘,已形成一支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和一批高层次的科研团队。
宋向清说,能源化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处理好“发展”与“减碳”关系至关重要。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更好支撑引领能源行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上一篇:【48812】煤化工讓煤炭奔向“星斗大海” 下一篇:山西能源产业:向ldquo;绿rdquo;而行向l新r发力